宜興訪木雕師游禮海

已經82歲游禮海,神彩奕奕,解説作品

2015年5月13日,江蘇省宜興市文化訪問團,慕名而來,走訪大溪國寶木雕藝術家游禮海,已經82歲游禮海,神彩奕奕,解説作品。

早年以佛像,神桌等精雕藝術為主的游禮海,今年寄情山水,走訪中國九寨溝、張家界、黃山等名山大川,因而近年的創作,充滿山靈水氣、澎湃激昂。

宜興市文化訪問團,走訪大溪國寶雕刻藝術家游禮海老師(左起:江蘇省宜興市旅遊園林局長王志東、游禮海、游禮海夫人、蘇省宜興市民宗局長王立明)

1933年出生於大溪頭寮的游禮海,是桃園在地的優秀工藝家。游師以傳統傢具製作起家,引領大溪木器近一甲子;65歲退休後,四處旅遊,拓展出攝影創作的領域;並77歲將旅遊見聞立體化,雕風轉進,以山水景觀雕塑為主,今年已82歲了,仍致力於木藝創作。

游游禮海的作品著重線條力道、雕工精妙,強調設計與創新。而他的人生,更像木雕,從不起眼的一塊木頭,經過選擇、雕刻,然後組合、整修、打磨、最後髹漆而綻放光華。

游禮海先生從一個小木匠,變成鼎鼎大名的這幾年來,拍了很多照片,於是,試著把平面的藝術立體化,而提出了「印象雕刻」的美學藝術。

游師的人生態度強調不斷地突破與創新,且推廣生活藝術不遺餘力,其藝術哲學及人生理念對後輩影響深遠。

已經82歲游禮海,神彩奕奕,解説作品

早期引入西洋古典雕飾,配合現代生活形態重新設計,作整體性的融合。因為對木工全套施作有深厚的專業涵養,而能精準巧妙結合木工、雕刻及油漆,呈現雋永精緻的作品。他的作品許多為日本人所收藏,台灣作品則遍布南北,主要是各地重要寺廟內的供桌,以及部分富豪宅第內的各式傢具。

游式傢具傳承閩南工藝特色,將各個領域巧妙結合,呈現流暢圓轉、精緻細膩的獨特風格,見證大溪從戰前漢、和、洋混搭樣式演變到戰後岩色漢體木器的發展;木雕作品則以以山水景觀雕塑為主,作品內涵常透有中國文人畫的崇高神韻,寄寓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游禮海出色的技藝曾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文建會「民族工藝獎」等獎肯定,成為台灣重要的國寶級藝師。其一生經歷傳奇,從牧童、礦工、匠師到薪傳獎得主,橫跨工藝、攝影、雕塑等領域,不僅個人創作豐碩,更著重傳統技藝與精神的傳習。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藏書-萬像,由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 楊勝評(右)致贈紀念品 予宜興市旅遊園林局局長 王忠東(左)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藏書-萬像,由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 楊勝評(右)致贈紀念品 予宜興市旅遊園林局局長 王忠東(左)
宜興市文化訪問團,走訪大溪國寶雕刻藝術家游禮海老師
宜興市文化訪問團,走訪大溪國寶雕刻藝術家游禮海老師

已經82歲游禮海,神彩奕奕,解説作品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