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50年的‪桃園車站

時政漫畫家漁夫繪筆下的日治桃園驛//圖擷取自報雜誌
時政漫畫家漁夫繪筆下的日治桃園驛//圖擷取自報雜誌

回不去的 ‪#‎桃園車站‬。和漁夫筆下的日治時期桃園驛相比較,確實是給他很不美,很沒文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它,載負了,統治者走過的痕跡,不管喜不喜歡它,它就是站在時光浪裡流轉流轉,流轉50年,流轉100年,既便是醜,它還是寫下了歷史⋯⋯,只要成了歷史,成了集體記憶,

他,還在頂天立地

就有人覺得美了。

1963年改建後,今日的老蔣式桃園車站,迄今
51年。今昔桃園車站。老蔣依舊頂著太陽,小樹長大了,大到遮掩了車站。

昨日事,明日史。

現在桃園車站的是老蔣的遺蹟,

無論喜不喜歡,它已取代了,美麗的桃園驛;無論美醜,它,是現在,也正是累積歷史ing。

image

沒有地下化的鐵軌,讓桃園的精華區,ㄧ分爲二,ㄧ個區域兩個世界。和25年前的新北市板橋車站ㄧ樣。若當年改建板橋車站,沒把鐵路地下化,怎會而今繁榮度足以比美信義區的新板特區?桃園鐵路若沒地下化,那20年後的桃園,她的面貌,和現在一樣?真的要50年不變?

image1963年改建後,今日的老蔣式桃園車站,迄今51年。今昔桃園車站。老蔣依舊頂著太陽,小樹長大了,大到遮掩了車站。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