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越後妻有- 大地藝術季
藝術介入工程 跨域結合
第一張黑白照片,是朋友 延光張先生2015/10/10拍攝的大作。
大嵙崁溪的上游,位於桃園拉拉山裡。
朋友於其臉書分享:
《舊蘇樂橋,在2004年8月,艾利颱風襲台,大規模沖刷下來的土石流,把舊橋沖毀,便橋也前後6被沖毀,所以,新橋設計橋墩不落溪床。橋下的連續6階的攔沙壩,見證其滄桑的歷程。》
這張黑白照,是朋友作了特效處理,只保留新蘇樂橋的紅色色彩,色變處理後,挺有藝術的,也很有跨域結合的fu~~~
對照,#北川富朗 所策展的越後妻有的三年展裡的《土石流》作品。其實台灣也有不少值得跨領域結合的創作,既美又具人文環保省思意含。
下圖彩色的是:
這日本新潟縣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裝置藝術—《土石流》,也攔沙壩。和新潟縣信濃川流域的加了藝術元素的水土模型。《滾彈珠》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駐村藝術家,他們用藝術+工程的跨領域結合,把工程藝術化。
鋼桶內土是當地當年沖刷下來的土石,動員當地居民動手囘填鋼桶內,黃色標竿,標示圈,是當年土石流橫逆的範圍~~這作品,提醒環境山林保育的重要性,活教材。目前,她也世界知名的戶外裝置藝術。水利工程,真的可以很藝術,很文化、又很教育。這360度全景圖。
有了藝術元素的信濃川的水工模型。滾彈珠。用彈珠滾動代表流動的水。新潟信濃川流域,越光米的泉源、供應東京都的水力發電的主要動能。
這邊是源頭的彈珠台。有了藝術元素的水工模型,很有意思,這樣上課,應該不會有人打瞌睡!
#2015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桃園 #大嵙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