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石滬文化祭 重現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2016年要辦千人築滬文化祭。
好期待呀!還要牽罟,重現古老漁撈,海洋文化。 新屋是台灣本島石滬群最多的海岸,石滬美景不亞於澎湖的石滬雙心。永安夕照也和淡江夕照齊名~。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舉辦的《2015石滬文化祭:》出席主持奠基典禮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新屋有「魚米之鄉」、「米倉」之稱,也是重要的漁獲基地,用石滬捕魚是先民的生活方式,要透過海洋教育,讓市民更接近石滬文化,並讓這項文化資產有效保存。他還當場指示文化局,擴大石滬文化節的規模,明年也要深化海洋文化教育,推動「千人堆疊石滬」,並讓小朋友體驗「牽罟」的捕魚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文化,把石滬這項先民捕魚的傳統智慧及石滬遺址保存下來。
保存新屋石滬文化資產,推動社區營造及海洋文化。
桃園土生土長的鄭文燦還娓娓細說,新屋的石滬文化,他表示,石滬是先民捕魚的方式,在澎湖很出名,而在台灣本島最多石滬群的地方就在桃園新屋,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代表漁民之間的合作分享,也是和海洋潮汐相處的方式,市府會保存石滬文化資產,透過石滬文化節,讓更多人看到石滬文化,並當成社區營造的典範。
鄭文燦並強調,台灣需要海洋教育,台灣西海岸的亮點就是新屋;新屋的「綠色隧道」及「永安夕照」相當知名,尤其永安夕照更是桃園十大美景之一,傍晚時看漁民捕魚回家,搭配夕陽,景緻十分美麗。
桃園生態的另外一個亮點是藻礁,市府文化局也正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把觀新藻礁指定為「自然紀念物(自然地景)」,以保護觀新藻礁的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