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文基會fb
  • 文基會yt
  • 文基會mail

31 items found for ""

  • August-Painting Month

    There are not only wonderful stories, lectures, and hand-made experience courses, but also a small picture book exhibition in the 201 exhibition room! Everyone is welcome to come to see the exhibition, listen to the stories, and do it yourself. Let’s get to know the multiculturalism of Taoyuan and feel the charm of picture book stories! ➊ 聽,原住民傳說 ➋ 客家布袋戲小說書人講座 ➌ 天然植物色蠟筆DIY ➍ Openbook摺書燈

  • MAJESTIC MASTERY THE ART OF JIA JIANG

    八面威風家將特展由國寶級民俗文化大師群策展,以臺灣特有家將文化的歷史為開端,搭配豐富藝文展品,帶大家沉浸在臺灣家將的魅力。透過新世代的思維與展示,讓國際看見臺灣文化。 本次特展匯聚南北家將文物,結合親子互動體驗,使臺灣的家將文化向下扎根。讓我們共同發掘桃園文化脈動,一起用良善文化感受桃園的美好!

  • INCENSE CRAFT & WOOD ART EXHIBITION

    「香」是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在敬神儀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除瘴辟穢、調和身心的效用。 此次展覽以「香」為主題,結合木雕展件與多種香料展示,讓大眾透過認識香品原料,進而了解傳統手工製香工藝,以及製香業者如何在傳統與現代潮流中,創新經營並傳承工藝。

  • 繪本展活動-小小颱風養成班

    7月16日我們邀請了尖尖故事屋 ,為我們的繪本展設計「台灣」的課程。 活動中,「手牽小手 一起去公園」、「小手拉大手 撿掉落果實」,一場結合繪本《討厭的颱風》的感官體驗,讓小朋友們共同完成好大、好大的台灣。 好熱好熱的一天,海上生出了一隻雲,大口大口的吞著海洋的熱氣,越長越大,一個新颱風在海上誕生了,他的名字是「呼呼吼」。「呼呼吼」會為台灣島帶來什麼恐怖的災難?被颱風尾掃過的海島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在這個工作坊,將帶領大人小孩透過王春子的有趣繪本「討厭的颱風」,以另一種視角來認識台灣島民都很熟悉的自然災害「颱風」。故事後,讓我們先用身體和颱風玩一場遊戲,然後跟著颱風散步到公園,吹起草地上的落葉再將它們收集起來做成一頂颱風的帽子。最後,我們將化身成為一個個「呼呼吼」,拿起颱風的畫筆,共同彩繪一個美麗的海島台灣。

  • 土地公遊臺灣繪本特展

    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處,有一座四季分明、孕育多元生命的美麗島嶼。那座島嶼,就是我們的家:臺灣。 土地公遍布臺灣各地,守護臺灣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土地公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傳說故事,找尋各地土地公,也是在認識臺灣的多重地景與歷史文化。讓我們化身為旅行者,請土地公帶領大家透過繪本,一同探索臺灣多樣的自然生態、人文地理與歷史文化。 本次展覽邀請兩位臺灣插畫家展出。連獲兩次波隆納插畫獎的陳又凌;擁有獸醫背景的許增巧,一起感受插畫家用繪畫呈現的臺灣之美。

  • 神之將特展

    神將開路做先鋒,威風凜凜掃除妖邪,庇佑百姓。 「神之將」,這些神明的部將,有的妝扮成家將、官將,有的則穿著神偶,化身神將,是廟會中經常可見的存在。其身上的臉譜、繡品、頭盔、法器,是文化的濃縮,也是藝術的展現。 除了實體陣頭展現廟會文化,為了讓更多人親近廟會與陣頭,藉由捏麵人、模型、樂高積木的塑造,表現出廟會縮影,將平常威武的神將、偌大的廟宇縮小在展台上,讓民眾能從不同匠師的手工藝、不同材質的創作角度來認識廟會文化。

  • 吾鄉藝象-駐館藝術家特展

    兩位駐館藝術家創作的根源與養分來自故鄉桃園,水滴捏麵人-詹明達師傅以巧手捏出富有生命力的廟宇、辦桌文化;酷妹繪社-徐江妹以細膩的筆觸、豐沛的色彩,帶我們進入他眼中的桃園。 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觀展覽,感受兩位藝術家的「吾鄉藝象」。

  • 土書店・感知推理事件

    用眼睛「看」 用鼻子「聞」 用耳朵「聽」 用嘴巴「嚐」 用手「觸摸」 我們運用視、聽、觸、嗅、味覺的「五感」拼湊出世界的輪廓,讓我們了解這世界的奇妙之處。這次特展讓閱讀不再是單純的視覺感官,透過各式特選書籍及展示手法,享受不一樣的感官饗宴。 本次展覽分為五大主題:感知事件簿、生態探索區、繪本圖書館、繽紛美術館、怪獸集散地以及多種互動關卡,一起來體驗或是化身為大偵探解謎題吧!

  • 廟埕的一天

    本次展覽將展場分為白天與黑夜,展現廟埕中的日常生活、迎神賽會、小吃攤位等文化。展覽中特別呈現桃園百年鈞天社、五洲桃興閣掌中劇團珍貴文物,以及在地藝術家包手作羊毛氈、水滴捏麵人藝術創作。 廟埕是早期社會的社區中心亦是鄉里間彼此聯繫情感之所在,與台灣的常民生活息息相關。 平時廟埕是大家聊天、下棋的地方,兒童遊戲學習的場所,社區民眾議論公共事務,傳播社會消息之處,因此廟埕又是地方的資訊中心。而有神明慶典時,各式的攤販、布袋戲台、電影等應運而生,是當時最熱鬧的集會場所。在台灣人的成長過程中,廟埕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空間。 本次展覽以廟埕的白天黑夜為主題,集結眾多精采文物,帶領觀眾重溫熱鬧的廟埕。

  • 弄獅特展

    獅子不產於中國,漢代時,自西域傳入,被視為瑞獸。隨著佛教的發展,多出現在動態的慶典以及靜態的辟邪物或工藝品上。到唐代漸漸出現舞獅文化,迄今逢年過節都有舞獅,作為呈祥獻瑞的象徵。 舞獅在臺灣民間俗稱「弄獅」,發展至今已衍生出許多派別、種類,然而不管是廣東獅、青面獅、客家獅、劍獅或石獅,都已與真實的動物的「獅」長相不同。 本次特展以獅子祥獸的意象出發,特別邀請各種獅藝的匠師:葉佳水師傅、劉文珍師傅、郭維賢師傅、黃基興師傅、陳建智師傅,呈現傳統技藝的精巧與細緻,帶領大家近距離認識臺灣常見的舞獅文化、獅頭種類及安平劍獅。感受「獅」所帶來的守護與祈福,並重新發現臺灣「獅」的象徵及其所呈現時代精神。

bottom of page